由英国游戏开发团队Team 17制造的“百战天虫(Worms)”系列以其逗乐的2D画风、火爆的战役场景曾经在PC游戏界风行一时,不只先后推出多款续作,时至今日仍有玩家运营着许多非官方的对战渠道。而且还催生了一大批以2D画风、抛物线战役风格为标志的对战类网游,比方《张狂坦克》等等。
而其对战传统的起点,则源自出售于1997年12月31日的《百战天虫2》。需求阐明的是该小组后来还曾在2009年推出过一款《百战天虫2:世界末日(Worms 2: Armageddon)》,期望咱们我们不要弄混。
和前作相同,这款著作的中心元素依然是操控由最大8只虫子组成的部队运用多种多样的兵器把敌人炸上天,哪一方的虫子最早悉数死光就算失利。玩家或许乍一看不管是奇形怪状的地势仍是虫子战士的造型跟前作比较都没什么改动,但这便是“百战天虫”一起的美术基调,哪怕后来PC硬件功用大幅度的进步之后,许多续作也只是在兵器品种、运用特效等方面做做文章,而没有对这样的画面和动态做出根本性的改动。
作为一款回合制战略游戏,兵器自身的威力当然重要,但如果能仔仔细细地调查和使用周遭的环境,而且了解风向、炸弹抛物线对弹药的影响,进行游戏时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尽管游戏作用非常欢喜,但真实想要玩好仍是得下一番功夫。
而本作最有含义的功用莫过于加入了网络联机对战功用,支撑最大6名玩家进行本地联机和TCP/IP网络联机对战,让多名玩家一起游戏的时分能不再需求围着同一台电脑打转。虽然其时并非没有可以联机的游戏著作,比方我们非常了解的“红色警戒”等等,但考虑到1997年拨号上网的普及率以及易用性,必须得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点子。现实也证明其时并不太牢靠的网络环境与这种回合制的对战游戏可谓绝配,成功让著作的生命力成倍增长。
丰厚的可修改功用是“百战天虫”系列的另一大特征,比方在本作中玩家可以对游戏内容及兵器进行各种自定义调理,包含风向、风力、放置地雷后的撤离时刻、陆地沉降时刻等等,20多种兵器的可调理选项也可以用惊人来描述,甚至连每一发机关枪的威力都考虑到了,为将来“百战天虫”系列另一代表体系地图修改器打下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