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一篇报道《清华学生调研“老北京”:看得见商品看不到手艺》,传遍很多网页,读后感慨颇多。
40多年前我在江西和浙江小镇生活,榨油坊、雨伞铺、糕点店、裁缝和刺绣门面,似乎做什么都是开放式,前店后厂,说是厂,也不过就是个小作坊罢了。顾客能随意跨进去参观,很多产品干脆就在店面完成,当着顾客,制作、上架,或者直接交给顾客,或是顾客现场定制。在顾客眼皮底下展示制作的步骤,有人说是让顾客放心,但我看这只是一方面,其实那时的环境卫生条件并不高,放心也只是放心料是真的、是他们自家做的。之所以愿意显示过程,我看更多的是让我们欣赏他们的技艺,看的人越多,他们好像干得越带劲,有一种技艺自信的乐趣洋溢其间。
不但售出产品,更要显示技艺,这是一种文化传统,从扎风筝、捏泥人、写对联、做鞋,直至炒栗子、包包子、弹棉花,还有制作各种工艺品,敞开过程,大概是那时的共识。就像烤鸭、削面,厨师们都会在顾客面前显示刀功,那已经不是技术,而是艺术了。我去意大利、去日本,参观那里的工艺品,店家也会请你进去参观他们制作的全过程。在意大利,手工制鞋是一景,你可以从头至尾看着师傅手起指落、穿针引线。当然,关键的部分,他们都会保密,不过,有许多手工艺的秘诀恰恰凝聚在手艺人的指法、刀功和心里,你光看是学不到的。
就如同清华学生调研的那样,现在的传统工艺品,大多只见产品、不见过程。原因一是批量生产、工厂加工,已无艺术可言,所以也不敢展示;二是没意识到制作的步骤是一种民间传统文化,不明白丢了展示过程这个传统,产品的文化渊源就减少了多半。
我们现在的传统工艺生产,只培养工人,不培育工匠,事实上,工匠和工人还是有所区别的,工匠如能达到很高的水准,就是巨匠。从前看到的很多土生土长的石匠、木匠、鞋匠、裁缝、绣娘,还有上面说的那些各行各业拥有独特技艺的师傅们,应该说是有手艺的工匠,千百年来源远流长的不朽建筑、园林、家具、饮馔、服饰,由他们一代代延续下来,是我们古老文明的一部分,而且是日常实用的那部分,是大众看得见、获得感强的那部分。他们的技艺,或是祖传的,或是独自创立的,无不独具匠心,这种工匠的技艺同样具有知识产权,同样属于艺术,是文化。而他们的技艺中具备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过程,正蕴含着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也是我们普通生活中最值得品评和鉴赏的传统文化。
许多传统工艺,如今尽管仍在延续,但后继乏人,年轻一代没多少人对此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原因虽说因人而异,但传统工艺知名度低、不时尚、收入不高,是普遍的理由。没有兴致,只作为姑且混饭的工具,就不会拿这些手艺当艺术看,在一个养家糊口的工具上,不可能有什么发扬光大的志向,其制作的步骤也不会动人,更没多少文化含量。
如何提升传统手艺的水平、如何发扬光大传统工艺文化,非我这篇文章所能概括,但展示传统工艺中的制作的步骤,也就是展现每个工匠的绝活儿,应该是一条有益的途径。顾客在商店里,不单单是买商品,更是欣赏制作的步骤,就好像看一场演出那样,这不仅能促销,还能大大的提升手艺的知名度,反过来也会促进其工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创新、发展的活力。作为媒体和行业组织,如果不时举办各种展示手艺水平的比赛和盛会,传播他们的形象,让他们的技艺展示过程名声在外,就会吸引社会的注意力,而这也是很多国家推动传统工艺传播力的有效方式。
我们是一个传统工艺无比丰富的国家,传承这些手艺不仅在于发证书、定名号,更在于如何融入当代生活,不只是卖产品,更要显示其手艺特色,在制作的步骤里感动大众。
我以为,一件工艺品摆放在家里,不只是欣赏造型,蕴含其中的工匠精神和手艺过程更令人久久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