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先秦时代春节并不是最重要的节日,其地位的提升是在西汉历法改革后逐步实现的,并最终在唐宋时期演化成一个盛大的民俗节日。
作为一个以农耕为底色的文明,中国先民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天文历法,并在夏朝时就发明了以星月运行为参照的夏历,这也是如今我们所用农历的雏形。
为了辅助农业生产,中国先民们又划分出了四季,并在周代总结出了节气的概念。
这些节气对于耕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其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节日,其中的冬至等节气至今依然是民俗节日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但由于周代各国采取的历法并不统一,因此人类对于新年的定义不完全一样,因此人们也没有庆祝春节的习惯。
直到汉武帝时太初历颁布之后,我国的历法体系才终于稳定下来,并将每年的一月即正月作为新年的起始,从此时开始,古人才有了新年的概念。
此时我国的经济文化还并不发达,因此人们并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发展民俗文化,春节和此前的节气一样,还具备着浓厚的宗教氛围,并且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一直处在南北对立状态,这对于节日风俗的形成也是非常不利的。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里,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了民族融合,这令我国的文化体系变得更丰富。
在游牧民族的影响下,我国北方的文化氛围变得更开放,节日的严肃性逐渐被消解,这为春节之后的民俗化演变奠定了基础。
在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百姓的娱乐需求日益上升,而节日成为了满足百姓相关需求的最好窗口,因此唐宋时期也成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定型期。
而春节作为一年的起始,在百姓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也发展成为中国民间最重要的节日,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风俗,也逐渐演变成了我们如今见到的样子。
虽然在汉代太初历颁布之前,我国各地的新年时间不完全一样,但这并不代表先民们就不重视新年了。
先秦时期的驱傩,是一种仅仅被上层人士所掌握的“高级技能”,新年当天祭司会身着特定的服装跳起古老神秘的舞步。
天子和诸侯们会在随后登上城楼,完成后续祭祀工作,祈求在新的一年中不会遭遇到瘟疫和其他灾害。
当时人类对于这种仪式依然心存敬畏,因此除了贵族之外,普通百姓是不能参与到驱傩活动之中的。
汉代的驱傩仪式要比秦代更加盛大,但其氛围依然十分庄严肃穆,百姓依然是不能观看的。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驱傩仪式才开始向百姓开放,其中尤以北魏的驱傩仪式最为特别。
北魏统治者当时令士兵取代了祭司,成为了这场傩戏的主角,他们会让骑兵作为北军,步兵作为南军,随后在百姓面前上演一出北军征服南军的好戏。
与此同时,允许百姓观看的规定也代表着驱傩仪式的神秘性被逐渐消解,标志着春节文化出现了民俗化发展的趋势。
唐代随国家的统一,统治者们不再需要向百姓炫耀武力,驱傩仪式也逐渐恢复到了秦汉时期的样式,但在细节上却已经与当时大不相同。
首先主导仪式的祭司不再吟唱晦涩难懂的巫术咒语,而是用吟诵诗文来代替,他们甚至会直接呼喊神灵的名字,这都说明了驱傩仪式宗教意义的淡化。
在唐代的驱傩仪式上,人们也不再让宗教人士参与表演,而是在城中寻找舞蹈技术出众的年轻人参与仪式,这也证明了唐代时驱傩仪式的娱乐意义,已超越了其宗教意义了。
到了宋代驱傩仪式更是成为了男女老少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宋代为便于百姓观看驱傩表演,会特地安排队伍从城中穿过。
在的队伍中,除了传统的祭司之外,还有灶神,门神,甚至钟馗等形象,而这也成为如今部分地区春节表演习俗的发源。
先秦时期,人们都把春节当做一个驱邪消灾的节日,在官方举行驱傩仪式的同时,百姓也有自己的方法来禳除凶邪。
当时古人将桃木作为一种能够辟邪的材料,因此在春节到来的时候,人们会用桃木做成桃茢、桃弓、桃弧、桃梗、桃人等物品,将它们放在门外祈求能够消灾免祸。
到了汉代我国的神话体系逐步完善,一对生活在度朔山大桃木上的仙人,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他们就是神荼和郁垒。
传说他们镇守着桃树东北方向的鬼门,一旦有恶鬼从中逃往人间,神荼和郁垒就会用绳索将他们缚住去喂老虎,这也让他们被视为人间的守护神。
由于传说中两人生活在巨大的桃木之上,人们便自然而然地把他们的故事和桃木辟邪的传说联系到了一起。
从汉代开始人们就把神荼郁垒的名字刻在桃木之上,代替之前的桃人来辟邪,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了春节时使用的桃符。
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手工业水平的上升,雕版印刷慢慢的出现,人们便开始用神荼郁垒的画像代替之前的桃符。
不过为了体现桃木的要素,人们还是会在门神像旁挂上苇索和刻有辟邪字词的桃符,来代替传说中捕鬼的绳索和桃木。
到了唐代中后期,钟馗以及秦琼、尉迟恭逐渐取代了神荼和郁垒成为了门神的新选择,此后人们也不在门上悬挂苇索了,但布置桃符的习俗依然存在。
到了宋代桃符的样式逐渐分化成两种,一种是在桃木板上绘制白泽、狻猊等神兽。
在现在的春节习俗中,燃放爆竹无疑是最能给人带来新春实感的一个,而这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春节习俗之一。
据传有一种叫做山臊的恶鬼,这种恶鬼并不怕人,并且很喜欢到人居住的地方偷盗百姓的食盐。
后来有人发现山臊十分害怕竹子点燃后发出的噼噼啪啪的爆炸声,于是人们就会在新年当天点燃爆竹驱赶山臊。
由此可见,燃放爆竹最早也是一项旨在消灾驱邪的活动,但后来人们逐渐爱上了这样的游戏,爆竹燃放的声音也给春节带来了独特的节日氛围,因此其也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随着火药的发明和制作流程与工艺的进步,我国的爆竹种类发展到今天更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除了燃放爆竹之外,守岁的习俗也和驱赶传说中的猛兽有关,据传有一种叫做年的猛兽,其生性凶猛喜欢伤人,它很喜欢在新年当天出来作乱,人们对此苦不堪言。
后来有人发现了年兽十分惧怕火光,于是在新年当天家家户户便会彻夜点亮灯火,借此来驱赶年兽,后来便衍生出了守岁的习俗。
守岁习俗的发展除了神话因素外,还受到了民俗文化发展和百姓娱乐需求上升的影响。
到宋代时守岁慢慢的变成了了百姓一年中最重要的娱乐活动,人们会在当晚围坐在一起食用年夜饭,之后聚在一起闲聊,玩投壶,掷骰子,推牌九等游戏,气氛十分欢快。
这一习俗的发展也让春节成为了所有中国人心中最欢乐的记忆,这令春节在传统节日文化体系中拥有了超然的地位,并慢慢的变成为民俗文化的核心。
从先秦到唐宋时期春节习俗的转变中,我们显而易见春节是一步步从普通节日走到如今的地位的,而帮助其实现这一转变的,无疑是民俗文化的发展,以及百姓对于新年的殷殷期盼。
直到今天春节依然承载着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只要这份期盼仍在,春节就永远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先秦至唐宋时期春节习俗研究》,李翠华著,2010年发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菲副总统:若我被害,就去找总统算账 军方:将保持无党派立场,合作排查威胁
比90年代泡沫经济还夸张!曝东京151.99平米房子卖21.8亿,每平米接近70万人民币
最新!俄方宣布:乌军“最强部队”被歼灭!视频曝光:俄先进导弹摧毁乌方目标!泽连斯基发声
今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糖葫芦售卖点位起拍价100万元?拍卖公司:系9个点位打包价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伊姐周日热推:电影《胜券在握》;综艺《奔跑吧·茶马古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