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腊月,年味渐浓,山东潍坊高密市东李家村的年味总比别处来得更早。满街的红纸春联、各式年画等节庆产品,洋溢着欢喜、喜庆、吉祥的乡土民俗文明气味。家家户户刷红纸、印对联,加班加点赶出货,春联出售店肆里,前来批发的经销商们早早来到这儿选货、订购、提货,出村路上交游车辆川流不息。
东李家村红纸对联加工制造已有200多年前史,全村近200户,60%以上从事红纸、对联加工相关工业,产品销往东北、华北、华东和南边的商场,占有全国商场近百分之五十的比例,被誉为“江北红纸第一村”“我国楹联工业基地”。
“大略算下来,我一天能刷1500张纸,祖辈的老手工不能丢,还得持续干下去。”有着几十年红纸加工经历的乡民李兆成介绍,大红纸开始都是纯手工印刷,随年代的开展,现在根本悉数机械化了,刷大红纸逐步开展为印制、批发、出售、运送“一条龙”的红纸对联新工业。
青年企业家王刚便是机械化印制春联产品的代表,他大学毕业两年后返乡创业,不断调试打磨出产机器、晋级春联制造流程与工艺、立异传承非遗文明。“咱们每年都在不断地移风易俗,许多的心思和精力都花在规划上,比方请书法名家题写对联,比方投合当下青年人的口味,规划小众化产品。”通过多年职业摸爬滚打,王刚深入体会到,春联作为文明工业,开掘文明内在、搞原创规划是重中之重。这不,他们把商场盛行元素与我国龙文明及风俗习惯结合起来,开发了100多个龙年属相规划,深受客户欢迎,订单广泛全国10多个省市。
现在,王刚兴办的山东省东墨文明有限公司具有12条流水线人工作,已然是村里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
从一般的大红纸到科技感十足的铜版纸,从印刷体到书法体,从植绒布到烫金、彩金,红彤彤的春联、福字为乡民们铺就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映红了乡民的好日子。
在东李家村的带动下,周边10多个村也开展起了春联工业,高密依托“我国楹联工业基地”优势,深挖红纸对联文明元素,立异“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特色工业高质量开展形式,激起村庄复兴新生机。
现在,高密有4000余人从事红纸春联加工运营,年产春联等年俗纸制品近8000吨,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产量近亿元,成为当地农人增收致富的一大工业。(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